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

“鱼刺身王”,我所欲也



  海鱼营养价值普遍高,味道特别,在江河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海洋已是最后的净土,海鱼似乎是健康饮食的不错选择,做成刺身,滋味尤佳,蘸上些酱油和青芥末,娇嫩可口,另有一种似在深海遨游时鼻腔呛水的滋味。
  刺身是将新鲜的鱼或贝肉,依照适当的刀法切成,享用时佐以酱油与青芥末调和之沾酱的一种生冷食物。在google输入“刺身”,竟然搜索出1980年约翰·列侬“遇‘刺身’亡”的信息———“遇刺身亡”当然不如“鱼刺身王”来的有想象力。
  其实“刺身”说的是生鱼片,见多识广的港台电视娱乐主持们直接音译为“沙西米”,网络只会联想,不解风情,当然不识刺身之美味。
  海鱼刺身要把鱼掐头去尾,还剔去骨头,片得薄薄的,份量固然不会太多,仅仅作为一次餐宴的一小部分,最初的原因是刺身比较贵,以后就成为一种规矩,以此显示食客的身份。
  刺身的佐料大致有酱油,青芥末,醋,姜末,酒等。在食用动物性刺身时,前二者是食用刺身时必备的,酒和醋在古代则是必需。一般人会以为青芥末具有杀菌之作用,其实青芥末只是为了增加口感为主要目的。有人认为,吃刺身时以高度白酒佐餐最好,清冽浓辣芥末搭配辣喉的白酒,是百里挑一的“强强联合”,有人却以为,饮用高度白酒旨在灭杀生鱼片的菌类而已。
  不管如何搭配,目的还在于吃出生鱼片的好来———满足口舌的欲望,是人所共求的。“金圣酒家”的鱼肉刺身做出特色,还做出了实惠,物美价廉,值得一食。

2007年4月16日星期一

寻驴觅羊逛食街



傍晚六时,马路上车流汹涌尘嚣升腾,淹没了无数颗急切归家的心。寒潮覆盖下的霓虹灯影显得昏黄惨淡,“驴羊食街”临街的巨大招牌此刻似乎成了一席诱人的晚宴,让人从眼里一直暖入心里,暖入胃里,直咽唾沫。
  初次走进“驴羊食街”,那种粗放而随性的氛围迎面而来,让劳累一天的食客心平气和、饥肠辘辘:平缓的楼梯让人心怡神定舒适自如,宽敞的楼梯间挂满了各式驴、羊菜肴的大幅“艳照”,油光溢彩,望之令人垂涎欲滴。
  二楼的餐厅里不时飘散着驴、羊肉的煎、烤、焖、炸的荤香,丝丝缕缕荡漾在楼道里,墙上的菜肴“艳照”顿时鲜活起来……疲惫的脚步不由得随着口舌和肚子的反应而利索起来。
  走进二楼餐厅,暖色的灯光和温润的空气暖入人心,鼎沸的人声和浓浓的荤香让人感觉亲切。
  餐厅的墙面挂满了本市摄影爱好者的佳作,食肆成了摄影展厅,美轮美奂,让人一时不顾腹中饥意,在艺术摄影的曼妙风情里流连,忘乎所以。驴羊食街,一个听起来较为大众化的食肆名字,总容易让人与大排档产生联想,不想却风雅如此,难得。
  众所周知,驴、羊肉都是补益食疗的滋补佳品。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有人以为驴肉一定是粗糙不堪,其实驴肉肉质细嫩,远非牛羊肉可比,高蛋白低脂肪,补气血、益脏腑,对于积年劳损、久病初愈、气血亏虚、短期乏力、食欲不振、脾胃虚寒效果显著……打住,打住,不就是吃个饭么,要的就是合胃口,不必弄得跟“对症下药”似的。
  号称清远第一家的“驴羊食街”拥有多款美味的驴、羊菜式,可满足寻味者和进补者的需求,而艺术爱好者,摄影发烧友和落寞寂寥者也可在此找到归属感,一时无二。
  地址:清城桥北路牛皇庙红绿灯旁 订座电话:3340320

2007年4月15日星期日

秘觅石潭豉油鸡



熟门熟路的食客从一个不起眼的上房屋下通道的门口钻了进去,里面密密麻麻挤满了车子。吃一顿豉油鸡,仿似演练“秘密的特工行动”……

刘汝胜,清远国旅的总经理,在当地也算一个响当当的食家。只是每次前往清远时,问他清远有什么特色美食,他都绘声绘色地将清远最新和最有传统特色的清远菜描述一番,然而次次压轴的均是那一只“石潭豉油鸡”。听也听得多了,我有些不耐烦地涮他:“清远鸡,最出名的不是拿来做白切鸡吗?”刘答: “你有所不知。没错,拿清远鸡来做白切鸡,是可以品尝其真鸡真味;但这只豉油鸡却很特别,吸引了众多的清远食客经常开车去吃,一人吃一只鸡也不算新闻。”

清远市清新县的石潭镇,镇子不大,但地理位置比较特别:往东北方向是大名鼎鼎的英德那个英西峰林的风景区,英西峰林的九龙豆腐因其嫩滑入口、豆味浓郁而名声远播;往西南,是清远的桃源生态旅游区,其钟乳石形成的三层大溶洞及造型以气势庞大而傲视广东的其它钟乳溶洞;加上洞外的水云涧栈道和桃花湖,水景天景林景一色,让人产生坠进天外仙境的感觉。东北与西南、一明一暗的石灰溶岩形成的奇异区域,其中心支点就落在了石潭镇。石潭镇,盘踞在旧 107的国道上,从清远驾车约需一个半小时。就这么一只豉油鸡,在这么独特的石潭镇里已经“咯、咯、咯”地叫了十几年。

可惜,这一间“贵香酒店”凭鸡嚷嚷了多年,依然奉行自己那套“鸡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信念。石潭贵香酒店,只在门口撑着一块并不很显眼的招牌,你若开车沿着旧107国道穿过石潭镇而不减速,那就“哗”一声地擦店而过;如果晚上找这间店,没有熟人带路,肯定扑不了这只豉油鸡。为何那么多人驾车吃这只鸡,却不见惯常的车子停满食肆门口的景象。奇怪吧?原来熟门熟路的食客已从一个不起眼的上房屋下通道的门口钻了进去,里面密密麻麻挤满了车子。看来,吃一顿豉油鸡,仿似演练“秘密的特工行动”。

这间贵香,你说“它很牛”或“很专一”,都行!一年365日,天天只卖五款例牌菜,那就是"豉油鸡、蒸河溪鱼、豉汁焖石潭豆腐、清焖腐竹、清菜"这五样,没了。然而,它的五款例牌菜对品质还是有执着的追求。60元一只的豉油鸡,仅以石潭本地走地的鸡项为海选对象,要求毛鸡达到2斤多的重量,净光鸡约2斤。它在那锅秘制豉油里文火浸十分钟后,斩件上台。为了吊升豉油鸡的香味,厨师切了一堆生的红葱头片与生的青葱丝洒在豉油鸡件上,并且每人赠送一小碗浸过鸡的豉油鸡汁,让食客夹鸡件蘸豉油鸡汁品尝。吃一吃豉油鸡,鸡肉嫩滑而骨髓不见血丝,咸甜适中的豉油味虽没有掩盖走地鸡的真味,可见豉油浸鸡的火候、调味被控制得恰到好处。

有些遗憾的是,我想探究那锅豉油的配方,厨房无人应答。厨师笑眯眯地另外嘉奖了我一小碗鸡汁豉油拿来捞白饭,打发了我。刘汝胜把握机会回涮了我:“你想挖料?noway,我们这一班清远旅游界的人,套问了他们很多次,无人应答。你还赚了一小碗的鸡汁豉油,已算是熟客的待遇。”石灰岩地区的豆制品,又岂容错过?豉汁焖石潭豆腐一个例牌10元,久煮不烂的清焖腐竹也只收15元。这两款豆制品的菜式,它们是斋菜,不屑与肉为伍。而炒清菜,也只用菜心或苦麦或香麦素炒,绝无那些鸡杂参与起哄。

据说,闻香吃鸡的除了清远人之外,还有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自驾车食客。有6个食客曾创下一顿共吃8只“石潭豉油鸡”的食鸡纪录。食家刘汝胜,劝我别打包豉油鸡回广州:“我们打包回清远,才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豉油鸡的肉感和味道已打了折扣。我们宁愿多几次开车来石潭,就是为了吃新鲜的豉油鸡!”